标签:
ICIC即小区间干扰协调,在 LTE系统,因为子载波间互为正交,所以干扰主要来自邻区 。小区边缘用户Cell edge users (CEU) 更容易带来高干扰,同时也更容易被干扰 。ICIC就是主要通过Soft Frequency Reuse (SFR)来协调边缘用户使用的频域资源实现干扰的降低。...
Cell Outage Detection即小区失效检测算法,简称为COD,主要用于小区失效状态监控、检出和补偿。COD检测算法触发源主要有以下三类:小区不可用告警导致的小区失效;因eNB隐性的软/硬件故障导致的小区接入困难,长时间没有话务的情况;RRC建立成功率、ERAB建立成功率、掉话率等主要K...
MLB(Mobility Load Balancing)即移动负载均衡,其主要是指当LTE小区间的负载出现不均衡的时候通过重选、切换参数的调整,使高负载小区边缘区域的UE切换到低负载的邻小区,从而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小区之间的负载均衡,使网络容量维持在较高水平。MLB技术包含LTE系统内(同...
MDT(Minimization Drive Test)最小化路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商用终端的测量报告优化网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MDT需要R10版本的终端配套支持,终端需要具备无线环境测量(RSRP、RSRQ 、PHR)、典型事件测量、位置信息测量的能力:MDT为运营商通过商用终端收集无线网络的动态...
MRO即移动鲁棒性优化或切换参数自优化。对于复杂网络而言,手动调整切换参数是非常繁琐的工作,切换参数自优化主要着眼于避免以下几类因切换参数不合理造成的失败实现减少无线链路失败和保障服务质量的目的:切换发起太晚切换发起太早切换至错误小区无效切换过多在SON现有的移动鲁棒性优化方案中,主要考虑在邻小区之...
传统的性能统计中,只有终端发出的接入请求被检测到才能被基站侧统计为一次呼叫请求,而RACH自优化就是通过对终端侧接入试探等数据的收集实现呼叫过程的全过程分析及优化。该功能通过动态地优化RACH配置参数,减少呼叫建立时延和切换时延,提高呼叫建立成功率和切换成功率,从而提高用户感受。RACH自优化功能的...
PCI即物理小区ID,用来在无线接口上区分小区,通过中心频点和PCI可以区分不同的小区,取值为0-503。由于PCI数量远小于实际小区所需要的数量,PCI需要按照一定规则(距离、基站层数等)复用,如果PCI复用不合理则会产生PCI冲突,PCI冲突包含PCI碰撞和PCI混淆两大类:PCI碰撞:同频同P...
SON 是自组织网络(Self-Organizing Ntworks )的英文缩写。其包括三个主要的内容:自配置,自优化、和自维护。发展中的详细特性包含:自配置ANR自动邻区关系Mobility Robust Optimization移动性优化Mobility Load Balancing移动性负载...
LTE系统间常见切换策略有以下四种:基于链路质量的切换:当用户移动至LTE系统边缘,无线链路质量变差时,可以根据系统测量或者盲切换实现E-UTRAN到UTRAN/GERAN的切换。基于负荷的切换:当LTE系统负荷较高,满足系统间负荷均衡条件时,如有用户接入LTE系统,则LTE系统将其指派到UTRAN...
CSFB呼叫建立时延是CSFB用户体验的重要部分,因CSFB额外引入流程将在GSM现网呼叫建立时延基础上增加时延。在网络部署成熟时,CSFB呼叫建立时延应趋于稳定,但在部署过程中,CSFB呼叫建立时延可能存在过短或者过长等异常情况。在网络部署CSFB R8重定向回落方案(终端支持缓读SI13功能)时...
目前,CSFB返回方案采用两种并行的方案:终端自主返回和2G->3G->4G桥接返回方案。部分城市区域还采用第三种方案:2G->4G返回方案。终端自主返回功能需要芯片支持,具体实现与厂家芯片实现相关,自主返回失败因素与LTE无线信号覆盖、挂机区域频点是否已被终端记忆有关。当终端自主...
目前,CSFB回落方案采用3GPP R8重定向回落方案,同时要求终端支持缓读System Information 13系统消息功能以缩短呼叫建立时延,优化方案性能。总体来说,CSFB呼叫建立过程包括三个阶段:UE在LTE网络发起呼叫/被叫接收寻呼、 UE在LTE网络指引下回落并搜索合适的GSM小区接...
正常情况下,CSFB手机开机能够搜索TD-LTE网络,完成4G/2G网络联合注册,并能够进行语音主叫及被叫。CSFB开机后异常情况主要包括终端未搜索TD-LTE网络驻留、联合注册失败、不能在TD-LTE网络稳定驻留等,各开机异常情况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 CSFB手机未搜索TD-LTE网络驻...
在互操作测试过程中,发现不同的芯片平台在同样的测试环境下有不同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协议的不同版本描述不同、协议中某些规定使用may、shall等字眼,给厂家实现带来了灵活度,导致不同芯片平台实现有差异。测试过程中主要发现了以下几种差异:在同样的测试环境下,不同终端发生系统间小区重选次数不相同。不同芯片...
目前,TD-LTE与TD-SCDMA数据业务互操作采用的策略为空闲态重选和连接态重定向。互操作时延异常主要表现为空闲态重选/连接态重定向时延偏长或偏短。 - 空闲态重选:在进行重选判决后,重选控制面时延主要由目标小区同步、目标小区读广播消息、目标小区位置区/路由区更新三部分构成。 -...
系统间重选/重定向过程主要包括异系统测量、目标小区驻留、目标小区接入三个阶段。以下详细分析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一) 异系统测量阶段本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终端来不及异系统重选/重定向而脱网。出现这类问题可能与终端支持能力、网络参数配置和无线环境三方面因素有关。(1) ...
终端在3G网络进入数据业务连接态后,网络给多模终端下发3C或3A异系统测量控制消息。终端收到异系统测量控制消息后,启动异系统测量。多模终端上报LTE的3A或3C测量报告,RNC根据测量报告中的LTE频点信息下发重定向命令,即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中携带的Redirection ...
连接态4G到3G/2G的互操作方案可以是基于测量的重定向,也可以是盲重定向。基于测量的重定向需要终端支持。终端在4G网络进入数据业务连接态后,网络首先下发LTE系统内同频和异频测量控制消息。当多模终端上报系统内A2测量报告后(该A2测量事件为触发网络下发测量控制消息的事件),网络下发异系统测量控制消...
终端回落2G后,如果有3G网络,可通过桥接方式返回4G;如果没有3G网络覆盖,2G基站配置向4G的重选功能并配置邻区,终端可直接返回4G。2G到4G的重选,为低优先级到高优先级网络的重选。重选主要包括异系统测量和重选判决过程。由于2G服务小区优先级低于LTE异系统邻区,终端始终处于测量状态。当2G系...
3G到4G的重选为低优先级到高优先级网络的重选。重选主要包括异系统测量和重选判决过程。由于3G服务小区优先级低于LTE异系统邻区,终端始终处于测量状态。当3G系统广播消息SIB19中未提供Threshx,high2 或 Threshx,low2时,3G重选到4G的4G异系统判决门限参考RSRP的测量...
4G到3G/2G的重选为高优先级到低优先级网络的重选。重选主要包括异系统测量和重选判决过程。当服务小区满足异系统测量门限时启动测量,即服务小区Srxlev <= SnonIntraSearchP或者 Squal <= SnonIntraSearchQ。重选判决前,UE至少在LTE当前服...
为了确保数据业务在LTE和2G/3G系统间的连续性,提升用户体验,3GPP对不同系统间的PS业务互操作方案进行规定,主要包括:空闲态:小区间重选连接态:PS切换、重定向和CCO等。1、小区重选发生在终端处于空闲态时,终端自主进行异系统邻区测量和重选判决过程。在小区重选过程中,基站侧配置终端对主服务小...
互操作邻区配置原则如下所示:1 4G配置3G/2G邻区原则1) 4G室外小区: - 4G与3G/2G共站:4G继承3G/2G邻区关系。 - 新增4G站址的4G站点:优先添加第一圈3G/2G邻区。2) 4G室分小区: - 配置与其共室分的3G/2G邻区及优先添加室外第一圈3G/2G邻区。 注:...
常见切换失败的原因有:(1)邻区参数配错,如同频同PCI、TAC、频点配置错误。(2)邻区误配,见下图:基站1与基站2有切换关系,但实际邻区配置为基站1与基站3有双向邻区关系,导致切换异常。(3)切换目标侧底噪高(4)切换目标侧基站故障(5)切换定时器设置不合理,设置时间过短促使流程提前终止,导致切...
切换时间过长的原因:Time to Trigger设置过长Time to Trigger指示了监测到事件发生的时刻到事件上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只有当事件被监测到且在该参数指示的触发时长内一直满足事件触发条件时,事件才被触发并上报。Time to trigger设置的越大,表明对事件触发的判决越严格...
UE将满足条件的测量对象上报后,系统侧根据以下原则发出切换指令。eNB选择信号最强(RSRP/RSRQ值最大,通常选用RSRP)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进行相关切换请求操作,目标侧正确回应切换请求后,eNB下发重配消息(带切换信息);如果目标小区同时存在S1和X2接口,则进行X2切换否则选择S1口进行切...
初始接入时,基站通过终端能力查询知道终端是否支持异频异系统测量,对于支持测量的终端,在接入后基站会在下发的重配置消息中下发A1、A2门限值,当信号条件满足A2事件时终端启动异频异系统测量并根据重配置消息中的要求进行上报,基站判断信号条件如果满足异频异系统切换或重定向门限时,基站下发切换指示消息或者重...
TD-LTE切换测量事件有两大类:系统内测量事件是A类事件,系统外测试事件是B类事件。系统内测量事件采用Ax来标识,系统内事件的报告各类:eventA1:服务小区质量高于一个绝对门限(serving > threshold)。事件进入条件:Ms - Hys > Thresh事件离开条件:...
按UE的不同状态,UE测量可分为RRC_IDLE状态下和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测量。RRC_IDLE状态下的测量:用于小区重选;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测量:用于重定向。按UE的不同测量类型可分同频测量、异频测量、Inter-RAT测量:同频测量:在服务小区的下行载频上进行测量...
TDD LTE系统切换过程都会被分为4个步骤:测量、上报、判决和执行。一般在初始接入或上一次切换命令中的重配消息里携带测量控制(A1~A5或者B1、B2事件门限值)信息,当信号条件满足A类事件或B类事件时,终端会向基站上报符合切换门限的小区,基站判决信号条件满足切换门限后,向目标小区申请资源及配置信...
终端处于空闲态时,LTE网络寻呼机制如下:DRX的工作机制和UE对寻呼消息的接收:处于节电的考虑,UE的寻呼接收遵循非连续接收(DRX)的原则。eNodeB会通过系统消息广播小区默认的DRX寻呼周期给小区中所有UE。此外,标准也允许每个UE根据自身的电量等设置UE特定的DRX参数,并通过NAS消息A...
一般来说,UE开机后会首先进行PLMN选择,然后进行小区选择/重选、位置登记等。小区选择过程中,UE需要对将要选择的小区进行测量,以便进行信道质量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驻留的标准。小区选择的标准被称为S准则。当某个小区的信道质量满足S准则时,就可以被选择为驻留小区。S准则的具体内容如下:Srxlev=...
2300-2400MHz在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的TD-SCDMA标准中的频段编号为“E”,在TD-LTE标准中的频段编号为40,下面简称为E频段。中国移动拥有E频段的2320-2370MHz,用于TD-SCDMA和TD-LTE的室内覆盖。E频段TD-LTE系统与工作在工业、...
2570-2620MHz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 的TD-SCDMA 标准中的频段编号为“D”,在TD-LTE 标准中的频段编号为38。D 频段TD-LTE 系统与2500MHz 以下的WLAN 和北斗卫星、2690MHz 以上的无线电导航和气象雷达系统,以及2535-25...
F频段TD-LTE基站干扰排查流程:采用排除法设计排查流程,判断干扰来源。在排查过程中先排除DCS1800的干扰,再其次为GSM900的干扰,最后到不同运营商设备的干扰,如PHS的干扰、联通DCS1800 的干扰。如果排除以上干扰,仍没有明确的干扰源,则可能存在外部不明干扰源,详细流程见下图。...
常见的F频段干扰主要有:杂散干扰、三阶互调干扰、阻塞干扰、谐波干扰、PHS干扰。1880-1920MHz在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的TD-SCDMA标准中的频段编号为“F”,在TD-LTE标准中的频段编号为39,下面简称为F频段。中国移动目前拥有F频段的1880-1900MHz...
F频段存在DCS1800带来的阻塞/互调/杂散干扰, GSM900带来的二次谐波和二阶互调干扰、PHS带内杂散阻塞带来的干扰。D频段存在和广电的MMDS的同频干扰。阻塞干扰:阻塞干扰指当强的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同时加入接收机时,强干扰会使接收机链路的非线性器件饱和,产生非线性失真。有用信号在信号过强时...
当TD-LTE小区底噪高于-120dBm/15KHz时,可认为该小区存在上行干扰。上行干扰有可能是由于系统内存在时隙配比不同,GPS失步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系统外干扰造成。因此在进行网外干扰排查前应先排除系统内因素,排查步骤如下:核查小区时隙配比,确保相同的系统带宽配置的小区,时隙配比相同;核查与T...
LTE系统中如果发生切换失败、无线链路失败、底层完整性保护失败和RRC重配置失败后UE会进行RRC连接重建,如果RRC连接重建失败,UE将转入RRC_IDLE状态,发生掉线。通过适当延长RRC重建过程中允许的UE进行小区选择的时长,无线环境的可能改善(也可能恶化),即增加了小区选择成功的机会,从而降...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对应的信令点为eNB收到的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次数和eNB收到的RRC CONNECTION REQ次数之比。RRC连接请求失败在信令上表现为T300超时,信令流程如下:影响RRC连接成功率的...
影响质差的可能因素如下:1、设备故障:包括EnodeB侧基带板硬件故障、RRU驻波比过高、Ir光口功率问题、传输丢包等故障均可能引起空口质差。对于有明显告警的故障,可通过OMC告警监控及时派发排障解决,对于无明显告警的隐性故障则需要加强指标监控力度并注意日常维护经验的积累。2、系统内干扰:包括PCI...
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Ratio),信干噪比: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噪声和干扰)的强度的比值。BLER(Block Error Ratio),误块率:定义为有差错的块与数字电路接收的总块数之比,用于表征由于信道质量导致的传输错...
重叠覆盖是指与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相差小于6dBm的小区数(包含主服务小区)大于3时所影响的区域。由于TDL是同频组网,其干扰敏感度高于异频组网的TDS,对于重叠覆盖控制的要求更高。重叠覆盖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 SINR低(网内干扰)、小区吞吐量低、用户感知差。重叠覆盖问题可从以下三种常用方法解决:...
天线传输模式是针对单个终端的,同小区不同终端可以有不同传输模式,基站依据终端上报的信道质量CQI自行决定某一时刻对某一终端采用什么传输模式,并通过RRC信令通知终端,当信道质量快速恶化时,可以保证基站可靠回退。下表中罗列了TM1-8天线传输模式及应用场景,模式3-8中均支持发射分集。现网中一般使用自...
目前多天线技术是LTE系统提升性能的重要手段,是国际技术发展热点TD-LTE继承TD-SCDMA智能天线应用经验,并进一步优化发展了基于8通道的智能多天线技术,目前主要天线产品可分为2通道和8通道。硬件区别在于天线阵列的数量;在功能上,2、8通道均可实现上下行分集和空间复用功能,而8通道天线更具备波...
在LTE弱覆盖优化中,对于一些无法通过天馈调整优化的弱覆盖路段,可尝试使用RS Power Boosting功能来增强小区的覆盖范围。例如,对于2*2MIMO即两天线端口(Port0和Port1)的情况,Port0上每个RB中有4个参考信号(RS)RE,时频位置如下图中黄色填充的RE所示。而图中红色...
弱覆盖是指有信号,但信号强度不能保证网络达到要求的区域。弱覆盖问题表现为接通率不高,掉线率高,用户感知差。弱覆盖的原因不仅与系统许多技术指标如系统的频率、灵敏度、功率等等有直接的关系,与工程质量、地理因素、电磁环境等也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建筑物等引起的阻挡- 站间距过大、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