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学通信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TE] FDD LTE覆盖优化指导书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15:00: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键分享 一键分享

【资料名称】:FDD LTE覆盖优化指导书_



【资料作者】:苏神



【资料日期】:2014-11-11



【资料语言】:中文



【资料格式】:DOC/DOCX



【资料目录和简介】:



FDD LTE覆盖优化指导书_R2.0_20130618,初学者很好用。刚接触网优的可以好好学一下。



目录:


目录
1 概述 1
2 覆盖问题的原因及相关概念 1
2.1 覆盖问题产生的原因 1
2.2 覆盖优化内容 2
2.3 覆盖指标分析 2
2.3.1 RSRP解读 2
2.3.2 RS-SINR解读 2
2.3.3 RSRQ解读 3
2.4 覆盖优化工具 3
3 覆盖优化基本流程 4
3.1 覆盖优化流程图 4
3.2 覆盖优化基本资料收集及准备 6
3.2.1 覆盖优化目标 6
3.2.2 CLUSTER优化区域划分 6
3.2.3 基站信息数据的收集及基站信息表的制作 7
3.2.4 待优化区域的地图 8
3.2.5 覆盖优化工具的完备性检查 8
3.2.6 站点告警获取 9
3.2.7 测试路线的选择 9
4 覆盖常见问题和分析方法 10
4.1 下行小区主导性覆盖分析 10
4.1.1 弱覆盖 11
4.1.2 越区覆盖 12
4.1.3 无主导小区 12
4.2 上行覆盖问题分析 13
4.3 上下行不平衡 13
4.4 干扰问题分析 14
4.5 切换问题分析 14
4.6 覆盖优化其他问题分析 15
5 覆盖优化常用方法 16
5.1 非功率优化方法 16
5.2 下行功率优化 17
5.2.1 RS功率参数设置 17
5.2.2 小区的最大发射功率参数设置 18
5.3 覆盖优化原则 18
附录A 19
A.1 天线下倾角的计算公式 19
A.2 FDD LTE 下行功率参数规划及配置指导书 20
A.3 MAPINFO使用指导书 20



部分内容:


3 覆盖优化基本流程
3.1 覆盖优化流程图
一旦规划区域内的所有站点安装和单站验证工作完毕,覆盖优化工作随即开始。某些情况下项目组为了赶进度,部分站点完成之后就要开始覆盖优化。通常在某一 Cluster 中建成站点占总数的 80%以上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覆盖优化。这是优化的主要阶段之一,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无主导小区的区域,具体工作还包括邻区列表优化。如果覆盖优化调整后采集的路测、话统等指标满足KPI要求,覆盖优化阶段即结束,进入参数优化阶段。否则再次分析数据,重复调整,直至满足所有KPI要求。
覆盖优化阶段包括测试准备、数据采集、问题分析、调整实施这四个部分,见图2-1。其中数据采集、问题分析、优化调整需要根据项目组优化目标的要求和实际优化现状,反复进行,直至网络情况满足项目组优化目标KPI要求为止。


4.1.1 弱覆盖
天线在车外测得的RSRP<=-95dBm(天线在车内测得的RSRP<-105dBm)的区域定义为弱覆盖区域。比如凹地、山坡背面、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内部等。
如果参考信号低于全覆盖业务(例如:VP、PS64K)的最低要求,或者刚能满足要求,但由于同频干扰的增加,RS SINR不能满足全覆盖业务的最低要求,将导致全覆盖业务接入困难、掉话等问题;如果RSRP低于手机的最低接入门限的覆盖区域,手机通常无法驻留小区,无法发起位置更新和位置登记而出现“掉网”的情况。
这类问题通常采用以下应对措施:
(1) 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增加天线挂高、更换更高增益天线、增强RS功率等方法来优化覆盖。
(2) 对于相邻基站覆盖区不交叠部分内用户较多或者不交叠部分较大时,应新建基站,或增加周边基站的覆盖范围,使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加大,保证一定大小的软切换区域,同时要注意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带来的同邻频干扰。
(3) 对于凹地、山坡背面等引起的弱覆盖区可用新增基站或RRU,以延伸覆盖范围;对于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可以利用RRU、室内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定向天线等方案来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在天线调整时需要重点关注调整天线解决某一弱覆盖区域后,是否会导致新的弱覆盖区域出现。对于无法通过天线调整解决的弱覆盖问题,必须采用加站解决。
4.1.2 越区覆盖
越区覆盖一般是指某些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
比如,某些大大超过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的站点,发射信号沿丘陵地形或道路可以传播很远,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了主导覆盖,产生的“岛” 的现象。因此,当呼叫接入到远离某基站而仍由该基站服务的“岛”形区域上,并且在小区切换参数设置时,“岛”周围的小区没有设置为该小区的邻近小区,则一旦当移动台离开该“岛”时,就会立即发生掉话。而且即便是配置了邻区,由于“岛”的区域过小,也会容易造成切换不及时而掉话。还有就是像港湾的两边区域,如果不对海边基站规划作特别的设计,就会因港湾两边距离很近而容易造成这两部分区域的互相越区覆盖,形成干扰。
这类问题通常采用以下应对措施:
(1) 减小天线下倾角;
(2) 调整天线方向角;
(3) 降低天线高度;
(4) 更换天线。改用小增益天线。机械下倾天线更换为电子下倾天线。宽波瓣波束天线更换为窄波瓣天线等;
(5) 减小越区覆盖小区的功率;
(6) 如果由于站点过高造成越区覆盖,在其他手段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调整网络拓扑,搬迁过高站点。
4.1.3 无主导小区
无主导小区区域是指区域内没有明显的主导小区或者主导小区更换过于频繁的地区。这样会导致频繁切换,进而降低系统效率,增加了掉话的可能性。
一种可供参考的无主导小区区域的判断条件是:
(1) RSRP>-100dBm(天线放置车外时为-95dBm)的小区个数大于等于4个;
(2) 最强小区RSRP-次强小区的RSRP<6dB。
无主导小区的区域只能减轻,无法完全消除,所以,只有无主导小区的区域较时大时才需要进行针性的优化,如果只是路测中个别数据点存在无主导小区的问题,则不需要特别关注。
针对无主导小区的区域,其应对措施有:
(1) 首先根据距离判断此区域应该由哪个小区作为主导小区,明确该区域的切换关系,尽量做到相邻两小区间只有一次切换。
(2) 其次,看主导小区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95dBm,若不满足,则调整主导小区的下倾角、方位角、功率。
(3) 增大其他在该区域不需要参与切换的相邻小区的下倾角或降低功率或调整方位角等,以降低其他不需要参与切换的相邻小区的信号,直到不满足无主导小区的判断条件。
(4) 通过调整小区个性偏置、重选参数等尽量让终端选择某个小区,注意这种调整并不是推荐的做法,因为实际上仍然是不存在RS SINR较好的小区,推荐使用前述的三种办法,这种方法只作为实际网络环境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消除无主导小区问题时,而采取的一种优化网络性能的方法。
4.2 上行覆盖问题分析
上行覆盖问题分析是对DT测试获得的UE Tx Power进行分析。
如果UE TX Power高于一定门限则可能存在上行覆盖问题。标识出来上行覆盖空洞区域,对比是否下行RSRP覆盖也存在空洞。对于上下行覆盖均弱的情况,首先解决下行覆盖问题,再考虑解决上行覆盖问题。对于只有上行覆盖弱的情况,通过排除上行干扰影响、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和下倾角、增加塔放等方式解决。
4.3 上下行不平衡
上下行不平衡一般指目标覆盖区域内,上下行对称业务出现下行覆盖良好而上行覆盖受限(表现为UE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上行BLER要求)。或下行覆盖受限(表现为下行专用信道码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下行BLER要求)的情况。上下行不平衡的覆盖问题比较容易导致掉话,常见的原因是上行覆盖受限。
这类问题通常采用以下应对措施:
1. 对于上行干扰产生的上下行不平衡,可以通过监控小区的RSSI统计情况和频谱扫描来确认是否存在干扰。
2. 如果确认是上行受限且不存在干扰,则可通过增加上行分集(4R等)、增加塔放等,扩大上行的覆盖范围。
4.4 干扰问题分析
干扰问题分析包括上行干扰问题分析和下行干扰问题分析,存在干扰会影响小区容量,严重时会导致掉话和接入失败。
1. 下行干扰分析
通过分析DT测试中Scanner接收的SINR进行定位。
如果RSRP覆盖良好但是SINR低于一定门限则可能存在下行干扰问题。将SINR恶化区域标识出来,检查恶化区域的下行RSRP覆盖。如果下行RSRP覆盖也差则认定为覆盖问题,在覆盖问题分析中加以解决。对于RSRP好而SINR差的情况,确认为下行干扰问题,分析干扰原因并加以解决。
2. 上行干扰问题
上行干扰问题通过检查各个小区的底噪进行判断。如果某一小区的底噪过高,并且没有与之相当的高话务量存在,则确认存在上行干扰问题,分析干扰原因并解决。
4.5 切换问题分析
在簇优化阶段,涉及切换的主要是切换参数优化和邻区优化。
1. 切换参数优化。
2. 邻区优化重点是关注漏配邻区的问题。漏配邻区会导致切换掉话。通过路测数据分析软件和统计分析,对每个小区提供邻区增加、删除、保留的建议。建议系统开启SON的ANR功能,减免人工操作的复杂性。
3. 建议系统开启了SON中ANR功能,那么,并且注意配置邻区错配时的删除门限。
切换的问题一般在于切换区的长度和切换区里各个信号的强弱变化。如果切换区太小的话,那么在车速过快的情况下,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切换流程,从而导致切换失败。而切换区太大,则有可能过多占用系统资源。此外如果切换区里各个信号强弱变化太频繁,不是普遍的一个信号慢慢变弱另一个慢慢变强的话,则切换也会频繁发生,产生乒乓效应。这样一方面过多占用系统资源,另一方面也容易增加掉话的几率。
对于切换问题,关键在于控制切换区的位置和长度,并尽量保证在切换区里参与切换的信号强度能够平稳的变化。对于切换区的位置和长度,应该在规划时就有初步的考虑。优化时要根据实际的环境加以调整,考虑完成一次切换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和一般在此区域的车速来确定切换区的长度。切换区的位置应该尽量避免在拐角,因为拐角本身的阻挡会带来额外的传播损耗并造成信号的迅速衰减从而减小切换区的长度。如果无法避免的话,应该尽量保证拐角处的信号强度有足够的余量来应对拐角的损耗。也不要把切换区放在十字路口、高话务地区以及VIP服务区。
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和下倾角来改变切换区的位置和信号分布。如果切换区太小,可以减少下倾角或适当调整天线方向解决。如果切换区里信号变化太频繁,则可以考虑适当调整下倾角和方向角以保证单一小区信号强度平稳变化。
4.6 覆盖优化其他问题分析
1. 馈线接线问题
根据单站覆盖测试结果,检查实测各地区的覆盖信号是否与规划的覆盖小区一致。分析是否存在馈线接错的情况。
一般定向站2T2R的3个小区,在RRU不上塔的情况下,每个小区的天线使用两根馈线。在基站侧馈线再连接跳线接入eNodeB机柜。在工程队施工时这一系列的连接有可能会出错。一个天线连接的两根馈线可能被连接到任意一两个小区,因此馈线接错的现象就是三个小区的天线发射出来的信号可能是来自于该站点随意的一个或者两个小区的信号,或者是上行出现鸳鸯线。对于RRU上塔的情况,一般可能的情况是各小区的交换接错,如小区A实际接到了小区B,而小区B又接到了小区A。
在进行优化时,应该根据覆盖测试结果,逐个检查每个基站实际测得的各地区的覆盖信号是否与规划的覆盖小区一致。正常情况应该是每一个天线附近该方向上的最强信号就是这个天线对应的小区,如果出现其他小区的强信号应该首先检查是否存在馈线接错的情况。
如果发现馈线接错,可以联系设备工程师上站点检查馈线连接情况。
2. 天线和环境问题
根据全网覆盖测试结果,检查实测各地区的覆盖信号是否存在越区覆盖的信号和覆盖明显小于预期的信号。对存在问题的小区进一步上站检查天线方向角,下倾角和挂高是否和设计相符,隔离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还可以检查天线主瓣方向上是否存在阻挡,抱杆方向是否垂直等。
天线实际的方向角,下倾角和设计不符主要的原因是工程队没有能够完全遵守工作流程按照图纸和规划数据施工。另一方面,使用的设备例如罗盘的精度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一般方向角5度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下倾角如果误差大于2度对覆盖的影响就会比较明显了。
优化时有时会发现在天线的主瓣方向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阻挡。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一定的覆盖盲区,适当的调整天线方向角可以改善这种问题。天线的实际下倾角有时也会与设计不符,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天线的抱杆不垂直于地面或者测量不准确造成的。
测量下倾角的一种简易方法是使用天线厂家提供的一种贴在天线上的刻度纸,这种方法需要首先将正确的刻度纸贴好在天线上,之后按照刻度尺精确调整。注意,这种方法的前提都是天线的抱杆或者支架是垂直于地面安装的,这样才能确保从天线测得的下倾角就是其相对于地面的下倾角。对于某些安装于铁塔上的天线或者抱杆安装在墙壁上的天线来说,必须要测量抱杆是否垂直于地面。另一种较准确的测量下倾角的办法是直接使用水平仪来测量。
以上的问题可以使用专用工具测量来发现,发现后通知工程队前来修正。对于存在阻挡或者抱杆无法垂直地面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方向角和下倾角的方向来改善。下倾角的减少很容易造成越区覆盖和增大干扰,增加则容易出现覆盖盲区,同时过大的下倾角也会导致波束畸变从而产生新的干扰。因此适度的调整对于保证整个网络的性能很重要。
一般来说,调整方向角有助于解决大面积覆盖弱的问题,而调整下倾角可以解决覆盖距离方面的问题。工程队严格按照流程施工是保证质量的前提。设备工程师对于安装后的核查也非常重要。
3. 基站硬件问题
确保基站发射功率从基站射频端到天线侧工作正常也是覆盖优化需要注意的一部分。
驻波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优化前应该确定基站每个小区在LTE的工作频率上驻波比小于1.3。这项工作由设备工程师在设备安装时使用驻波比测试仪完成,也可由后台批量统计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天馈系统,要及时整改。
5 覆盖优化常用方法
5.1 非功率优化方法
1. 调整天线方位角
天线方位角调整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天线的朝向从而改变小区的覆盖区域,通常天线的方位角调整5度或10度,效果一般不会很明显。因此天线的方位角调整时的角度都在10度以上,以5度为间隔进行调整。
2. 调整天线下倾角
天线下倾角调整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天线的俯仰角来改变小区的覆盖半径,通常天线的机械下倾角调整范围在0度到10度左右。注意实际工作中下倾角不能过大,以免前向发射波形畸变。
3. 邻区/PCI调整
不合理的邻区规划可能会导致接收信号质量差、切换失败、掉话等问题,影响网络性能。PCI规划要注意,同一基站的相邻两个扇区PCI模三值要求必须不相等。
4. 基本的无线参数核查
5. 调整天线挂高
天线的架高调整主要针对高站或矮站而言,由于站址选得不当,位置过高或过低,造成严重越区覆盖或覆盖不足,如果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方位角或将机械下倾天线更换成电调天线后仍控制不了覆盖问题,此时该考虑调整天线的挂高或站点搬迁。
6. 调整天线位置
7. 调整天馈连接
8. 使用特性天线
天线型号的调整指的是将全向天线更换为定向天线,或将90度天线更换为65度天线,或将机械下倾天线更换为固定电子下倾天线或电调天线等。具体视现场情况而定。
9. 调整附件如塔放
覆盖优化的两条经验推荐:
1. 调整之前,尽可能去勘察相关站点,合理提出覆盖优化建议:
(1) 如果没有条件去现场勘站,可以查看以前的勘站报告和勘站照片;
(2) 如果规划工程师和优化工程师不是同一人,了解现场环境对合理提出覆盖优化建议很重要。
2. 如果条件允许:现场边调边分析,减小反复调整的工作量。
(1) 利用一次调整的机会,尝试2-3次的调整,工程人员在天面配合,网优人员现场测试分析比较,找到最佳的调整方案;
(2) 对积累覆盖调整经验有帮助。
5.2 下行功率优化
一般在实际的项目优化操作中,需要修改的下行功率参数为RS功率、小区最大功率、Pa、Pb等参数值。下面内容只做简单的描述,RS功率和最大发射功率的具体设置原则,请参考《FDD LTE 下行功率参数规划及配置指导书》。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改变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提高RS功率,会导致分配给其它信道RE的功率(例如PDSCH信道RE的功率)减少,可能会影响下行解调性能,所以,一般情况下,优先推荐使用其它方面进行优化。
5.2.1 RS功率参数设置
1. 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 Power):该参数指示了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绝对值)。小区参考信号用于小区搜索、下行信道估计、信道检测,直接影响到小区覆盖。该参数通过SIB2广播方式通知UE,并在整个下行系统带宽和所有子帧中保持恒定,除非SIB2消息中有更新(如RS功率增强)。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长邮箱|Archiver|51学通信 ( 粤ICP备11025688 )

GMT+8, 2024-11-25 21:25 , Processed in 0.05218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