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学通信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量激增对核心网分组域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

懒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 17:15: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键分享 一键分享

付费下载自CNKI论文期刊网。发表于《移动通信》期刊2011年02期。

已分享至论坛城通网盘,下载地址:http://www.400gb.com/file/9781676

【作者】 赵迎升; 李静;

【作者简介】

赵迎升:毕业于浙江大学,现就职于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移动通信核心网网络及七号信
令网网络的研究、规划与设计,先后参与、负责过浙江移动、广东移动、云南移动的核心网网络规划与设计工作。

李   静:毕业于重庆邮电学院,现就职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从事移动通信核心网网络、无线网络、七号信令网网络的研究、规划、项目管理工作,从1999年起先后参与、组织云南移动的核心网、无线网、信令网的网络规划、项目管理、项目实施。

【作者单位】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

【关键词】 每PDP流量; 核心网分组域; SGSN; Direct Tunnel; 3GPP R8;

【摘要】 文章分析了3G商用后用户数据业务流量激增的原因,及其对移动通信核心网分组域的影响;给出了应对流量激增的多种解决方案,并重点介绍了引入Direct Tunnel的方案,包括Direct Tunnel技术的要点及其引入条件与实施方案等。

1   引言

近年来,运营商之间竞争激烈,传统语音业务增长空间有限,各运营商都极为重视数据业务营销。而随着产业链的日趋成熟与用户使用习惯的初步养成,运营商的数据业务营销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在3G网络正式商用以来,每用户数据业务流量产生了激增。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中国移动全网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间,分组域流量增长接近300%。

抽样统计部分省份2G、3G分组域用户数及流量,截至2009年10月,3G用户占分组域业务比例统计如表1:

可见,3G网络每PDP流量远大于2G网络(根据抽样统计,TD网络单PDP速率为EDGE单PDP速率的93倍),随着3G业务的发展,运营商将面临数据风暴。

2    数据业务流量激增原因分析

(1)用户使用习惯已初步养成,数据业务产业链初具规模:产业链逐步成熟,社区类业务、网络直播等新兴业务已培养了大批忠实用户。已成规模的用户群体进一步刺激了新业务环境的壮大,增强了ICP/ISP的投入信心,极大丰富了内容平台,从而推动了用户数据流量的持续激增。

(2)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扩大:3G HSPA网络覆盖范围扩大,中国联通WCDMA与HSPA网络同步建设,中国移动HSPA网络覆盖范围也超过了55%,HSPA实际网络速率可以达到或超过固定宽带,从而刺激用户流量的激增。根据国外运营经验,HSPA在达到50%的覆盖率后,流量将会有一次跳跃。

(3)运营商积极营销:作为今后的利润增长点,各运营商积极进行数据业务营销,推出灵活多变的套餐,数据业务资费实际已经明显下调。资费下调一定会引发用户数和流量增长,从国外资费调整经验来看,资费每下调1/3左右,流量增长4.5倍。

(4)智能终端日益普及:以Symbian、Windows Mobile、Android等为主流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已经非常普及。不同的终端有着不同的终端行为,例如iPhone手机是一部永不下线的手机,永远在线对分组网络来说是一个考验。根据经验统计,智能终端相对普通终端平均流量增长5.5倍。

3   流量激增对核心网分组域的影响分析

分析某运营商2009年分组域设备配置模型与2010年实际业务模型,如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现网实际统计数据较配置模型有较大增长,现网设备将达不到规划设计指标。以2009年配置模型采购的100万容量的SGSN设备为例,设计支持100万附着用户、30万忙时PDP激活次数,则吞吐能力为300Mbps;该套设备在2010年的实际网络中,仅可支持(300Mbps/1.4kbps)/38%=56万附着用户,仅达到规划设计值的56%。同理,以2009年配置模型采购的GGSN设备为例,实际可支持的忙时PDP激活次数仅达到规划设计值的71%。

可见,数据业务流量激增在增加运营商业务收入的同时,也对核心网分组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用户业务模型的变化,导致网元能力不能达到原规划设计指标,特别是现网SGSN的吞吐能力将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

4   流量激增解决方案分析

应对流量激增可以考虑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扩容分组域,增加SGSN设备数量和容量,从而满足流量激增的需求。

方案二,引入Direct Tunnel技术,解决SGSN吞吐能力瓶颈。Direct Tunnel实现用户面数据在“直达通道”中传送,不再经过SGSN,实现网络用户面扁平化;SGSN负责控制面的处理,从而规避了SGSN吞吐能力瓶颈。

方案三,引入PCC(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基于策略的业务控制和计费),实现分组域差异化运营。

三种解决方案分析对比如表3。

方案一为常规手段,无需赘述。方案三从本质上是实现分级接入、提高运营商每bit收益的手段,而不是满足流量增长的方案,也不展开阐述。方案二则是解决流量激增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下文将予以重点介绍。

4.1 Direct Tunnel技术简介

(1)Direct Tunnel技术概述

Direct Tunnel是在传统3GPP 3G网络结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创新性的网络优化技术,SGSN控制建立RNC到GGSN的“直达通道”,用户面数据在“直达通道”中传送,不再经过SGSN,实现网络用户面扁平化,适合在3G网络中部署,以提高运营商的网络投资效益、网络扩展性及降低运维成本,并支持向LTE网络平滑演进。

在3GPP标准中,分组域的演进路标如图1所示:

可见,Direct Tunnel在3GPP R7中已经引入,而在3GPP R8中则是必须的;因此,在现网引入Direct Tunnel技术,可以平滑演进到LTE/SAE。

(2)Direct Tunnel技术要点

与2G分组域网络相比,3G分组核心网络结构一个重要特点是Iu-PS接口(RNC-SGSN间接口)上控制面和用户面可以完全分离,即信令通道和数据通道可以走不同的链路,这使3G分组域用户面网络扁平化演进成为可能。

传统3G网络连接如图1中HSPA R6所示,即控制面和用户面均走RNC—SGSN—GGSN,称之为Two Tunnel(双GTP通道)。Direct Tunnel如图1中Direct Tunnel HSPA R7所示:由SGSN作为Direct Tunnel的中心控制节点,信令控制面消息仍然走RNC—SGSN—GGSN,用户面数据则从RNC直接GGSN,数据流量旁路了SGSN节点。

从整个流程来看,SGSN通过增加第7和第8步将Two Tunnel转换成Direct Tunnel,过程中没有增加新的消息类型,所以对RNC和GGSN没有新功能要求,要求现网RNC和GGSN支持GTP版本1即可。

从呼叫流程可以看出,使用Direct Tunnel功能会增加2条更新PDP上下文消息,但该消息在整个信令流程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并不会对SGSN的负荷有很大影响;使用Direct Tunnel会减少SGSN准入控制的操作,从而释放了SGSN的相关资源以用于其他功能;使用Direct Tunnel后,数据流量旁路了SGSN设备,SGSN设备的吞吐能力不再成为瓶颈,可以提高SGSN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数量。

4.2 Direct Tunnel引入分析

(1)Direct Tunnel版本选择

Direct Tunnel技术在3GPP R7已经引入,从3GPP R8起成为必须的技术。现阶段引入Direct Tunnel技术,需要比较选择哪个版本为宜,见表4:

因此,从长期演进角度考虑,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议直接选择R8 Direct Tunnel。

(2)Direct Tunnel引入条件分析从前文可知,现阶段数据风暴就要来临,Direct Tunnel技术作为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核心网设备性能瓶颈的利器,其引入应该及时纳入日程表。

从技术成熟度、设备成熟度来看,引入Direct Tunnel技术是可行的。以沃达丰为例,先期已经在技术上做好准备,并有少量部署,在2009/2010财年大规模引入3G Direct Tunnel。而国内也已经有运营商在现网进行了Direct Tunnel试点,达到了预期目标。可以说,现阶段已经具备了引入Direct Tunnel的条件。

(3)Direct Tunnel引入方案

Direct Tunnel技术部署简单迅速,只需SGSN启用Direct Tunnel软件功能即可,其他网元如GGSN和RNC无需作任何变动,对运营中的业务没有影响。

SGSN能够配置Direct Tunnel RNC列表、APN列表,只对列表内的RNC、APN使用Direct Tunnel功能。运营商可以选择将流量较大的RNC、APN配置为Direct Tunnel,而其余RNC、APN仍然保持现状,从而更加平滑地实现现网升级改造。

(4)注意事项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Direct Tunnel仅仅增加了2条信令流程,对SGSN、GGSN信令负荷增加不多,各厂家GSN设备性能下降在1%~5%之间;但由于各厂家设备实现方式的不同,部分厂家GGSN设备性能下降会达到20%~30%。对于性能下降超过10%的设备,不建议引入Direct Tunnel。

5   结束语

数据风暴时代即将来临,它将给运营商的核心网分组域网络带来极大冲击。必须及时启动相应解决方案,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处理尽可能多的有收益流量,进而逐步通过策略控制与计费,提高每bit的实际收益,而Direct tunnel技术是吸收流量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力宏. Direct Tunnel技术在3G网络中的部署[J]. 信息通信技术,2009,3(5).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www.gprshome.com: GPRS及移动通信技术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长邮箱|Archiver|51学通信 ( 粤ICP备11025688 )

GMT+8, 2024-11-26 11:41 , Processed in 0.03711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