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通信学科科硏体制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邮电部门始终坚持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思想,依靠科技进步,抓住世界通信技术发展的契机,在通信网建设中坚持高起点,采用新技术,跨过了国外通信技术发展的某些传统阶段,使中国邮电通信实现了质的飞跃,加快了通信现代化的步伐。 5.4.1坚持科研体制的改革和竞争机制的引入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清朝之后,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获得迅速进展。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跌宕起伏。中国科技的第一次飞跃是1956年制定和实施“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它使中国科技事业开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轨道,“相当于踏进科学殿堂的门檻”。第二次飞跃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至21世纪初。这期间,中国的科技事业虽然在现代化的轨道上有了较大的新发展,但只是“徜徉在世界科学殿堂的庭院之中”,从总体上看尚未登堂入室。直到中央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如果实现了这第三次飞跃,那才真正可以说我们的科技事业在世界科学殿堂里“登堂入室”了。 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开始“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研人员”的改革。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此后,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形成了新时期中国科技工作的大格局。1992年年初,电话普及率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但中国通信界的一些老专家敏感地预见到中国通信业务将有一个大发展。他们积极争取在“863”计划中增加通信技术主题,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1992年5月25日“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第一届专家组正式成立。专家组成立后的首项工作是进行战略目标的论证。在1992年10月30日召开的“863通信技术战略目标汇报会”上国家科委批准了“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的战略目标:“到2000年,掌握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综合业务数字网(BIP-ISDN)的关键技术,为中国21世纪通信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在317主题立项之初(1992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通信设备水平与国外的差距比较大。1992年国产程控交换机、国产565Mbit/sPDH光传输系统、国产第一代移动通信手机,与国外应用的差距都是10年左右。20世纪90年代初,通信技术转向数字化、宽带化,新的标准不断出现,317主题抓住了这一机遇从新标准切人,从起点上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在国家和部门其他科技计划的支持下,跟进了国际通信技术发展的潮流。 为此,国家进一步丰富了科技发展的各项举措,相继出台《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科技法规;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实施了“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部署了“十二个重大科技专项”等。 与此同时,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1998年,中科院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1999年,原10个国家工业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2001年,全国20个部门所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开始分类改革;高教系统进行了旨在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大学的“211”和“985”工程。1998年6月,中国成立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表明中国从更高的层次上加强对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整体协调。信息通信产业科研院所通过改革转制、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有力地推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了产业科技型企业的群体崛起和技术市场的迅猛发展;信息通信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新的转变,形成了通信运营企业和通信制造企业相结合、多种所有制并存、大中小企业并举、产品比例趋于合理和通信服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新格局;初步建立起了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环境促动和政府推动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将实现如下的目标:确立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推动技术创新的机制和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产业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把握产业链互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增强互动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形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软件企业与电信运营企业等产业上下游互利、互惠、互动的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切实形成促进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加快建设高素质的技术和业务创新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