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分层结构
在传统电信网络中,承载的控制、呼叫控制及业务功能往往是不分开的,由同一个网络设备提供,例如交换机。网络设备的某一个子功能的改进往往就会涉及其他部分的改动,这就为网络升级、功能的扩充带来了限制。 现在电信网络的发展趋势是对新业务的需求大大增加,尤其是将互联网上出 现的新兴业务有效地移植到无线网络中,被公认为是无线网络发展的长远趋势。而在原有电信网上,当增加、修改业务时,需要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才能实现,不仅业务提供速度慢,业务种类单调,而且可能影响其他业务。如何设计一个电信网络,使得它能够满足灵活开发新业务的需求,已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 原有的电信网不能很好地满足新业务增长要求的根本原因在于原有电信网共有的封闭性,正因为这种封闭性,使得新业务的开发者必须熟悉电信网络内部复杂的信令和协议结构。相反,Internet以及TCP/IP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其网络具有开放性。显然,新的电信网络的设计结构应该是能够满足系统开放性 的要求,例如使业务开发者不必更新电信网内部复杂的信令和协议。 在技术层面,网络的IP化是满足这种网络开放性的一种有效途径,使用IP 可以有效地利用现在已有的基于IP的各种应用。同时,在网络结构方面,网络分层结构也是实现这种网络幵放性的一个必要条件。使用分层的网络结构,将网络的应用业务、控制功能及传输功能分离开来,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 2. R4网络结构 WCDMA R99的结构中,分组域己经使用了基于IP的网络结构,电路域则依然沿用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在WCDMAR4版本中,很重要的一个改进就是对核心网电路域网络结构的改变。 R4版本与R99版本比较,在无线接入网方面网络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在无线技术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来提高系统性能。例如增加了Node B的同步选项,有利于降低与TDD的干扰,并有利于网管的实施;规定了直放站的使用,扩大特定区域的覆盖;增加了无线接入承载的QoS协商,使得无线资源管理效率更高。在核心网方面,最大的变化在电路域,引入了软交换的概念,将呼叫控制和承载分开。 在R99系统中,MSC/GMSC同时负责完成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在R4 中将MSC的这两个功能分离开来,其中使用MSC Server来完成呼叫控制功能,使用媒体网关(MGW)来完成对传输资源的控制。R4电路域网络结构如图2-9所示。 R4网络采用这种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相分离的方式向全IP的核心网结构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显而易见,这种网络结构比R99版本的电路域核心网更加开放。 R4中核心网内部的呼叫控制协议使用BICC, BICC协议是在ISUP的基础之上加以修改和扩充得到的。 R4核心网的结构设计以及呼叫控制协议(BICC)的选择,是因为R4网络需要充分考虑与己有的TDM电路域网络的互联互通,它还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全IP网络,在R5的IMS网络中,从网络结构和会话控制协议的选择上都能更好地实现与Internet的融合。 (1) MSC 服务器(MSC Server) MSC Server主要包含GSM/WCDMAMSC中的呼叫控制和移动控制部分。它负责对由移动发起和移动终结的电路域的呼叫控制,接收用户/网络信令,并将它转换为网络/网络信令。此外,它还保存移动用户的业务数据和与CAMEL有关的数据,通过接口管理MGW中媒体通道的连接控制呼叫状态。 (2)网关 MSC 服务器(GMSC Server) GMSC Server主要包含GSM/WCDMA的GMSC中的呼叫控制和移动控制部分。 (3)媒体网关功能(MGW) 对一个特定网络而言,MGW是PSTN/PLMN网络的传输终结点,通过Iu与UTRAN连接。MGW可以接收来自电路交换网的承载通道,也可以接收来自于分组网络的媒体流。在Iu接口上,MGW可以支持媒体转换、承载控制以及净荷处理,可以支持CS业务的不同的Iu接口类型(基于AAL2/ATM或基于RTP/UDP/IP)。 MSC Server/GMSC Server之间使用H.248协议作为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各个(G) MSC Server之间则使用BICC协议。 3. TrFO ( Transcoder-Free Operation ) R4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TrFO的引入。使用TrFO技术的一个最终目的是节省带宽。一个典型的实例是网络中的手机到手机的通话,在通话过程中,双方都支持AMR编码的话音模式,按照通常的网络处理方式,需要将发端用户的编码后的AMR语音信息,在核心网的MSC处经过解码过程,变为64k的TDM话音信号后传输到收端用户的MSC处,重新经过AMR的话音编码发送到收端的用户处。这样做首先浪费了在核心网传输的带宽,其次还有可能降低话音的服务质量。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核心网中先不进行解码的处理,而是将发端的编码语音信号直接发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再直接解码。这也就是网络的TrFO的功能。对于移动台和PSTN用户终端之间的通话,语音编解码器可以放在移动网的网关处,由移动网网关来完成AMR话音与64kTDM话音信号的转换。使用TrFO可以节省网络带宽,而且语音编码器可以不设或者设于核心网与外部网络互联互通的媒体网关上。 建立TrFO (Transcoder Free Operation)网的网络节点支持带外编码控制 (OoBTC)功能,OoBTC功能是指网络节点具有可以使用带外信令过程来对一个特定呼叫所使用的编解码方式和模式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协商的能力,此过程可能发生在呼叫建立的时候,也可能发生在呼叫建立后对语音编码方式进行重配置的时候。OoBTC操作在桉心网网络节点之间完成,在进行语音编码方式协商的时候,核心网节点必须考虑相关的网络实体的处理能力,例如UE和MGW具体支持的编码方式。OoBTC操作是在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相互分离的网络结构的基础上的。 图2-10所示为网络支持TrFO的愔况下,UE与UE呼叫、UE与固定电话通话的语音编码处理情况。 对于同一个移动网内部,UE呼叫UE的情况,只需要UE的声码器来处理语音编解码就可以了。对于UE呼叫固定电话的情况,声码器可以在核心网的接入点实现(MSC Server),这时核心网需要使用64kbit/s来传送话音信号。声码器也可以放置在移动网的出口处实现(GMSCServer)。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在核心网中使用较低的数据速率来传输话音信息就足够了,可以有效地节约核心网内的传输资源。 4. BICC 协议(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传统的信令系统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以ISUP为例,一个消息中总会有一个电路识别编码(CIC)作为参考,用来指示此消息用于哪个物理信道。 因为分组交换技术可以为运营商节省大量投资,并使运营商的网络被更加高效地利用,所以分组技术己经在电信网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BICC协议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使用新的分组交换技术,同时要求保证支持己有的电路交换网络所提供的全部业务。这种方案适合于已经有大规模的电路交换网络的运营商将自己的网络向分组交换平滑演进。分组交换技术主要指两类,即ATM和IP。 BICC协议由ITU-T提出,它类似于ISUP,是一个承载与呼叫无关的协议。主要思想是承载控制和呼叫控制两种功能分开,呼叫控制只负责业务流程的实现,与具体的承载类型无关。而承载控制是在传统ISUP的基础上,去掉了与具体承载有关的消息和参数,增加了APM消息和APP参数,能够更加灵活地对多种承 载类型进行控制。BICC的CS1版本(1999年通过)支持ATM承载方式(AAL2 和AAL1),其后的CS2版本(2001年通过)增加了对IP承载(RTP)的支持。 根据实际网络构成的需要,BICC协议可以使用不同的传输层技术进行信令 的传输,这些传输技术包括MTP、MTP-b、M3UA/SCTP/IP。 电路交换使用TDM技术,通过ISUP消息使用CIC来指定传输信道就可以了;分组交换则要复杂一些,不能通过简单地制定一个承载标识来完成承载控制。WCDMA的R4网络需要釆用BICC和H.248协议完成上述任务。BICC在MSC Server之间交换呼叫建立的信息,在MSC Server上将BICC包含的信息映射为具体的承载控制信息,通过H.248协议在MSC Server与MGW之间交换承载建立的信息。 在WCDMA中,BICC协议是MSC Server之间的Nc接口的协议,与NGN 中的BICC是一致的。 理论上讲,R4的组网方式有很多优点,例如承载方式统一,在技术上具有先 进性,在组网方面可以降低建网的成本,并可以灵活扩展网络,是网络演进的方向并有利于与固网NGN的融合。所以,从网络演进的观点看,这种组网方式适合于全业务运营商,因为这样可以较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业务的共享以及网络的综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