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S是基于 () 技术的路由协议,能够同时支持CLNP和IP网络层协议。 | 链路状态 |
在ISIS路由协议中,协议报文共有9种,所有的协议报文都是根据层次划分为 ()和()的报文。 | LEVEL1、LEVEL2 |
ISIS的HELLO报文可以具体细分为:()、()和()。 | L1 IIH、L2 IIH 和P-2-P IIH |
Link State PDU (LSP)报文描述了本路由器中所有的()信息,功能上类似OSPF协议中的LSA。 | 链路状态 |
Complete Sequence Number Packets (CSNP)用于数据库同步,以范围来描述数据库LSDB中的所有的LSP,在广播网络上,CSNP报文由()定期发送,在点到点串行线路上,只在()时发送。功能上类似OSPF协议中的()报文。 | DIS、第一次形成邻接、DD |
在IS-IS系统中,以术语()来表示工作站 | ES |
ISIS属于OSI模型中的 () 层协议,直接承载在数据链路层之上。 | 网络 |
ISIS采用 () 算法,一旦链路状态发生变化,就会进行增量更新, 该算法重新计算路由信息,收敛速度快。 | SPF |
ISIS系统中的 ()是具有数据包转发能力的网络节点,类似IP中的路由器 | IS |
在ISIS广播网络类型中,需要选举一个 (),周期性的向其它路由器进行LSDB数据库的泛洪,功能类似于OSPF中的DR。 | DIS |
在ISIS中,通过 () 来描述本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通过它的泛洪使所有中间系统拥有相同的LSDB,功能上类似OSPF中的LSA。 | LSP(Link State PDU) |
ISIS有两个级别,分别是 () 和 ()。 | Level-1和Level-2 |
由于L1路由器没有外部路由信息,无法访问区域外部网络,因此需要处于L1和L2区域边界的()路由器 访问外部网络。 | L1/L2 |
ISIS的骨干区域必须由所有的 ()路由器 和()路由器 构建而成,同时要保证骨干区域的连续性。 | L2和L1/L2 |
ISIS和OSPF的主要区别之一是:ISIS是以 () 来划分区域的,而OSPF是以 () 来划分区域的。 | 路由器、接口 |
ISIS的广播网网络类型采用 () 地址发送HELLO报文。 | 组播 |
DIS以组播地址周期性的发送()报文给区域内的所有邻居,中间系统接收到报文,在数据库中搜索对应的记录,如果本地不存在、有更新的报文,则向DIS发送()报文进行请求。然后DIS根据请求发送相应的LSP给请求的中间系统。 | CSNP、PSNP |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LSP报文时,会与自己LSDB中对应的已有LSP进行比较:如果收到的LSP比已有的序列号(),则将这个新的LSP存入自己的LSDB中,再通过一个PSNP报文来确认此LSP,最后将这个新的LSP“泛洪”到其他邻居。 | 大 |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LSP报文时,会与自己LSDB中对应的已有LSP进行比较:如果收到的LSP和已有的具有()的序列号,则直接通过一个PSNP报文确认此LSP。 | 相同 |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LSP报文时,会与自己LSDB中对应的已有LSP进行比较:如果收到的LSP比已有的序列号(),则通过一个PSNP报文确认此LSP,再发送给对方自己版本的LSP,然后等待对方给自己一个PSNP报文作为应答。 | 小 |
ISIS路由协议中广播链路上需要进行( )次握手验证,邻接才可以UP。 | 三 |
ISIS在广播类型子网上选出一个指定路由器DIS,并由此DIS产生一个( )来和其它路由器进行交互。 | 伪节点(pseudonode) |
网络正运行着IS-IS路由协议,路由器RTR1是一个非伪节点路由器,RTR1会产生()个LSP. | 1 |
两台ISIS路由器均配置了缺省的优先级,()最高的路由器将被选为指定的中间系统(DIS) | SNPA |
IS-IS系统中一台路由器的ID为:47.1052.cb01.000c.3ab6.029c.00,这个路由器属于area地址为()。 | 1052.cb01 |
在运行ISIS路由协议的网络中,不同area的路由器可以通过()路由器建立ISIS相邻关系 | LEVEL2 |
ISIS路由协议中的LSP在()型链路中需要应答,在()型链路中不需要应答。 | 点对点、广播 |
CSNP报文是()在广播型网络上同步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时发送的报文 | DIS |
从协议的作用范围来划分,IS-IS属于路由协议。 | IGP |
从协议的算法来划分,IS-IS属于路由协议。 | 链路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