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学通信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制造:让中国制造告别“微笑曲线”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

懒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 19:41: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键分享 一键分享
黄明明





在制造业的国际分工中,中国始终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获利最少的分工区间。如何从产品生产型向生产加服务型转变,从价值低端走向中高端,从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强国,这是未来的5-10年,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近日曙光公司与航天二院战略协议签订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提出,“将云计算、云仿真应用往制造业方面去扩展,必将推动中国制造业模式的变革”。基于这一思路衍生出的“云制造”,或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提供新思路。

  从小制造到大制造

  “制造业发展到,已经从传统的小制造发展到如今的大制造。”李伯虎指出,“云制造”不是传统的小制造,而是大制造的概念。为此,现在制造企业的产品以及它的开发在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境、知识含量上受到了严峻挑战。

  传统制造的概念是产品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李伯虎解释道,大制造的含义就是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活动。首先是产品、活动和过程覆盖面大,涉及到从需求量增,一直到最后产品报废的整个研制过程。第二是制造活动范围大,可以在企业内部,也可以在企业之间,甚至是全球。第三是类型大,包括离散制造业、流程制造业和混合制造业等。

  在李伯虎看来,在制造业转型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培育新的制造模式和手段,“让我们的企业拥有最好的质量、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服务、最清洁的环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表示,服务型制造是把生产过程服务和使用过程服务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典型的现代理念和方式。在他看来,制造业要迈向全球的高端,必须盘活大量的制造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

  “云制造”的理想模式

  在推进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云制造”的概念在中国被率先提出。

  “近期,特别是服务资源环境成为现代制造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搞服务性的制造、绿色制造和中国制造。”李伯虎表示,理想化的云制造模式,就是利用网络、互联网平台,按用户需求组织网上制造资源、制造能力(制造云),为用户提供各类制造服务的一种网络化制造新模式。它将各类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服务化,进行统一、集中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一系列标准、规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务。

  航天二院副院长、航天长峰股份公司董事长全春来的理解是,中国是个制造大国,大多数制造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很难具备资源整合的能力。但现在的竞争环境,却要求他们具备这种能力和资源。

  实际上云制造,就是提供一种把需方和供方的能力,通过这种平台,来实现的需求、能力和资源的共享。”全春来表示。

  实际上,以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为核心来盘活资源,集中资源办大事,盘活资源办好事,这是云制造的基本理念。

  而新技术的发展已为“云制造”奠定了基础。李伯虎追忆说,从上世纪80年代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到现在制造业信息化的提出,即是将信息的采集传递、加工处理应用技术、仿真技术的深度融合。

  从“八五”时起到“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制造业领域相继开展了计算机集成制造、并行工程、敏捷制造和网络化制造等制造业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显着成果。此外,物联网、虚拟化、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系统等技术的出现,让制造业与信息化彼此进一步交叉融合。

  不是一蹴而就的项目

  从表面上看,“云制造”的应用模式很简单。制造业产业链上的用户只需要提出需求,云制造平台将自动从虚拟制造云池中为用户构造“虚拟制造环境”。这节省了用户直接和各个资源打交道的环节,也无需了解各资源节点的具体情况。

  而实际上,让使用户能像使用水、电、煤、气一样地使用所需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绝非易事。

  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所属国家“863”云制造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从网站构成上看,这一服务平台具备了制造服务生命周期的全部功能:包括发布、查询、搜索制造资源与能力,智能匹配与推荐、在线交流、在线签订合同、在线提供服务,并进行服务评价,甚至集成了第三方支付系统,可以实现在线支付功能。

  但打开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网站后不难发现,自该网站2012年8月正式上线以来,在网页注册信息的服务商并不太多,个别分类项目甚至只有寥寥几个。

  全春来对《中国科学报》记者分析说,云制造推进过程中,涉及制造企业的不同需求、不同的产品标准、信息服务和支付平台的安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重难题。“购买服务和能力是很复杂的,它不像买本书、买件衣服那样简单,一套管理和规范商业模式是更重要的。”

  “云制造的发展将是长期阶段性的渐进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项目工程,需要依靠政府、产业界、学界多方面的联合和共同努力。”李伯虎表示。

  关于云制造的未来可预见的是,唯有协同合作,中国的云制造才能弹奏出真正动人的乐曲。



《中国科学报》2013年08月14日


www.gprshome.com: GPRS及移动通信技术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长邮箱|Archiver|51学通信 ( 粤ICP备11025688 )

GMT+8, 2024-11-25 19:39 , Processed in 0.02706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