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学通信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书简介,内容提要及序言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

懒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9:22: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键分享 一键分享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介绍无线通信的通俗书,首先介绍了有线通信向无线通信的演进、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无线通信的空中接口技术,然后以GSM系统为范例详细介绍了一个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空中接口物理层、Um接口的第三层协议、七号信令和通信的信令流程。

本书来源于通信人家园(http://bbs.cll4.net)非常热门的技术帖“无线通信原理通俗解读”。全书 采用了独特的行文风格,大量采用“水煮”的方式来帮助读者快速而轻松地对无线通信技术有一个整 体的认识。本书在写法上没有采取先摆结论后进行解说的方式,而是先提出问题,再逐步给出解决问 题的方法,希望读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向读者揭示无线通信的奥秘。对于初学者而言,这种方式尤其有效。

本书可供无线通信技术的初学者和自学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无线通信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序言:

今天,无线通信技术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通信产业链的不断成熟,手机从最初只是高端商务群体才能拥有的奢侈品,到现在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大众通信工具。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只要在有通信信号的地方,你都可以通过手机与他人取得联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也逐渐由一个单一的通信工具演变成一个综合的个人信息平台,财经、体育、娱乐等各种信息都可以通过手机轻松获得。

这些年无线通信行业发展迅猛,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和年轻学 子投身其中。应当注意的是,虽然无线通信业务和应用的种类繁多, 但是无线通信技术本质的东西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就理论而言,现代通信技术依然基于香农的信息论,各种通信技术所应用的底层调制解调和编码译码等技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就实际网络而言, 无线通信系统从2G到3G依然遵循着“无线收发信机一无线收发信机控制器一移动交换中心”这样的体系架构。因此,我十分赞同作者的看法,不同无线通信技术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先搞明白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再去理解其他无线通信技术就会轻松很多。

应当说无线通信所涵盖的知识是比较多的,内容也较为复杂。如何快速而有效地学习这些知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作者在本 书中另辟蹊径,从相对简单的有线通信入手,以轻松诙谐的语言揭示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传承与区别,为读者学习无线通信提供了 一个不错的切入点。接下来全书大量釆用类比的方式来讲解无线通信从空口到信令的相关技术知识,从无线侧到交换侧的相关内容。书中所举的例子生动活泼,十分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

通信类图书通常是专业性较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本书的作者别出心裁,以轻松活泼和更贴近读者的方式来阐述无线通信技术,这无疑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希望本书能为广大学子和从业人员学习无线通信技术知识提供一些帮助,为促进通信行业的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

致谢:

在这里首先要特别感谢北京邮电大学张平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本书作序。

感谢通信人家园(http://bbs.cll4.net)的管理员以及支持我的朋友们,我从未想过一个大话无线通信的帖子能引起这样大的反响和关注。家园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成了我最初写此书的动力。读书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生涩的公式和枯燥的理论;工作的时候,我们日复一日地敲击着似曾相识的命令行,触摸着那冷冰冰的机器和板件。作为一个通信人,我们都希望通信可以生动一点,活泼一点,像邻家女孩一样,美丽又亲切;作为一个读者,我们都希望通信的 殿堂,不仅有《资治通鉴》,庄严大气,处处透着理性与思辩;也希望有《明朝那些事儿》,轻松幽默,不知不觉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条新的路或许布满荆棘,或许不知所往,这让你有时候会觉得身 心俱疲,有时候只感到四顾茫茫,感谢家园的朋友一路相伴,一路地出主意,我才有勇气一路走下去,为了我们共同的期望。

在这里我也要感谢中国联通益阳分公司肖智辉总经理、中国联 通湖南分公司王莉经理、熊敏经理现在或曾经给予我的关心和照顾。感激在心,或无以言表,谨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感谢中国联通益阳分公司蒋先遵副总经理、廖坚强经理和卜云 辉助理在工作中对我的支持与指导。

感谢我的同事和朋友们帮我分担工作压力,给予我鼓励,使 得我可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本书。

本书要献给我的母亲,多年来她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希望我可以成为一个作家,去那片她当知青的热土,写一写那里的山水和那个年代的生活。我来到了电信行业,而没有去学中文,成为一个笔下生花的作家,也就没有写出那样的书,不过我仍想把这本书送给她,希望她可以同样喜欢。

前言:

作者第一次看到近景魔术表演倒不是来自春晚的刘谦,而是来自4年前的一次文艺汇演。当时那位魔术师神奇得近乎诡异的手法让作者深深为之折服,于是散场之后上前想学两招。魔术师知道作者所从事的职业后掏出手机晃了晃说:“这位朋友,我这个不算神奇,你这个才算神奇呢。想学魔术可以,你能教会我手机与手机之间为什么可以实现 通话么?”作者一时间千头万绪,竟不知从何说起,只得作罢,不免稍感遗憾。没想到4年之后,又被新进公司的大学生问到了同样的问题,心中有所感触,于是开始了在通信人家园(http://bbsxll4.net)上的连载——“无线通信原理通俗解读”,尽量用诙谐生动的语言来解读无线通信,该帖反响之热烈远远超乎作者的意料,这才有了成书的想法。

的确,通信的专业知识是如此之多,作者看见放在案头几尺高的通信专业书籍都不禁乍舌。而且内容又是如此枯燥,无论是偏向基础理论层面的“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 还是偏向应用层面的“GSM技术”、“WCDMA技术”,要读懂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信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对于刚刚步入通信领域的初学者而言,就像是沙漠里的一只骆驼或者是大海里的一帆孤舟,看着一望无垠的四周,眼睛里除了迷茫还是迷茫。

但凡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或者说学习一门新知识,我们要解决的都是两个问题:“What——学什么?”,“How——怎么学?”。“What”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属于战略范畴的东西,你得选择一个方向,然后朝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而“How”更多的时候像是战术层面的东西,追求的是效率,怎样才能够更高效地理解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到学习无线通信上,我们先来回答“what”的问题。作者认为,对于刚刚接触无线通信技术的人而言,最好能够把一个实际的无线通信系统从基带到射频,从无线侧 到交换侧完整通透地学习一遍,这样会对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以后再遇到别的通信系统,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本书中,作者选择的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最成熟的无线通信系统——GSM系统,然后一步一步剖析这个系统,让大家来了解一个商业无线通信系统的“五脏六腑”。读透了GSM,又何惧TD-SCDMA、WCDMA等技术呢?

对于“How”的问题,各人有各人不同的方法。然而实践证明,记忆一个不熟悉的 东西,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将其类比为一个熟悉的东西。对于学习新知识,类比也同样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作者在本书中采用了尽量轻松诙谐的语言和大量的类比来帮助读者迅速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作者在很多章节内容的组织上,并没有采取先摆结论后进行解说的方式,而是和读者一起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案,力争做到让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本书共分为8章。第1章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快速了解无线通信的切入点。作者认为学习无线通信的最佳切入点在于比较传统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异同,正是无线 通信这些独特的地方衍生了一系列无线通信的理论和应用。第2章粗略地介绍了通信系统的构架,以及傅里叶变换和调制等通信基础理论知识。作者认为,只有当你知道语音信号是如何变成比特流,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传送给对方,你才真正理解了通信的本质, 才能真正体会通信的“美”,这是单纯地学习工程应用知识所体会不到的。第3章介绍的是GSM的空中接口技术。空中接口技术被称为无线通信的皇冠上的明珠,各种通信技术标准,如GSM和TD-SCDMA、WCDMA,其根本差别就在空中接口上。第4章介绍的是GSM网络的组成与结构。本章对整个GSM网络从移动台至移动交换中心逐一进行分析,向读者介绍网络的全貌。第5章关注的是GSM空中接口物理层的设计。空中接口的频谱资源是极其有限的,为了对网络资源和频谱资源进行有效管理,GSM网络设计了一套极为复杂的信道体系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第6章介绍的是GSM的第三层协议。这是一个很复杂也很让人困惑的内容,不过第三层协议在GSM网络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无线通信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第7章采用了“水煮”的方式来介绍七号信令。七号信令在无线通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章是第8章的必要铺垫。第8章的主角是GSM网络的信令流程。如果把第6章和第7章的内容比作单词,那么第8 章就是要把这些单词串起来,形成一篇出色的文章,来指导GSM网络的工作。

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可尽量沿着“总览一理论一网络一协议”的主线一直往下 走,这样可以对无线通信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等对整体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之后, 再结合相关参考文献来了解具体的内容和细节。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困惑。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以及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和同行专家批评指正。大家可通过本书编辑的电子邮箱(liuyang@ptpress.com.cn)和我们联系交流。

www.gprshome.com: GPRS及移动通信技术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长邮箱|Archiver|51学通信 ( 粤ICP备11025688 )

GMT+8, 2024-11-25 21:37 , Processed in 0.04769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