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学通信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714|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 目前搞分组域公司的一些见解与思考   [复制链接]

特殊贡献用户

分组域未来之星

VIP 论坛核心会员 特殊贡献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08:17:1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一键分享 一键分享
           GPRS网络发展已经过了许多年,但是业界还是比较少公司在这一块有所建树。
          据本人的了解,全中国做数据业务的公司应该不超过10个,而相对实力较强的也不超过5家。而之所以说实力较强,是因为这些公司大都具有自己的信令分析软件,以及具备一定数量的数据业务团队。
          移动运营商在这一块领域的投入除了移动,其他两个运营商基本上都很不重视。移动向来很感兴趣,对这一块的研究项目也进行了很多年。日前,我了解到,移动对各接口的信令平台兴趣极大,这也是导致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着利于开发信令平台。
          信令平台项目,一般合同额较大且工期较长,日后的效益也会不断延续。拿到信令平台项目的公司,不仅获得了本次合同的金额收益,也为其日后拿到相关的网优项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以上是我对分组域领域公司的一些见解,相必有其他人会有更好的认识,希望大家踊跃发表意见,共同进步!
           
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珍重,勿浪费

Rank: 3Rank: 3Rank: 3

26#
发表于 2013-1-2 19:05:25 |只看该作者
爱卫生 发表于 2012-5-4 12:48
确实,H大侠说的是。我的观点是,以后做GPRS性能统计及业务分析会采用数据通信里面常用的netflow技术,即 ...

爱总,我的个人感受,如果用IP层的IP、端口和协议类型五元组只能粗略的分析业务类型,很多应用的识别需要payload去做DPI才能获得,目前的问题还是GTPU的流量越来越大,会遇到一些性能瓶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Rank: 2

25#
发表于 2012-7-15 11:42:35 |只看该作者
不懂,路过,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特殊贡献用户

分组域未来之星

VIP 论坛核心会员 特殊贡献奖

24#
发表于 2012-5-4 16:39:2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hycl5410 的帖子

的确相当多的公司在搞这一领域,现在大家都是到处抢平台市场,虽然现在的平台BUG依旧一大堆  。。。
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珍重,勿浪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

VIP 论坛核心会员 特殊贡献奖

23#
发表于 2012-5-4 14:38:3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hendouse 的帖子

是的,这3家都有相关产品,但是侧重点不太一样。有侧重信令监控的,有侧重业务感知的(DPI)。个人感觉也是一般般。
现在做这种系统的公司太多了,没见着太突出的。


使用道具 举报

特殊贡献用户

分组域未来之星

VIP 论坛核心会员 特殊贡献奖

22#
发表于 2012-5-4 13:35:0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hycl5410 的帖子

其实主流厂商如诺西、华为和中兴,也已经在搞信令平台了   
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珍重,勿浪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

VIP 论坛核心会员 特殊贡献奖

21#
发表于 2012-5-4 12:56:0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爱卫生 的帖子

哈哈!我可没这个本事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

懒

20#
发表于 2012-5-4 12:48:14 |只看该作者
hycl5410 发表于 2012-5-4 10:18
个人观点,随便瞎说的。
PS还是不同于CS的,业务量摆在那里。中创一统天下的那种局面已经很难出现了。
集 ...

确实,H大侠说的是。我的观点是,以后做GPRS性能统计及业务分析会采用数据通信里面常用的netflow技术,即可以定义采样比,对用户数据进行采样,并只采集包头的部分。这样开销是很小的。一般几十G的端口流量,产生的netflow流量只有几十M。但目前来看netflow中对flow的定义是根据五元组(源、目的IP、源、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以及MPLS标签来区分的,对GTP这种隧道协议嵌套的包头的处理好像还不支持,因此netflow技术也没有用在GPRS网络的流量采集中。但从技术上来讲应该是可行的。

不知道H大侠对这块有没有兴趣,呵呵。咱们可以合着一起写一个draft提交给IETF。标准出来了,相应的厂家应该就会跟进了,因为有了标准,又不需要做完整镜像和分光。那产品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了。扩展性也好。

www.gprshome.com: GPRS及移动通信技术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

VIP 论坛核心会员 特殊贡献奖

19#
发表于 2012-5-4 10:18:44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观点,随便瞎说的。
PS还是不同于CS的,业务量摆在那里。中创一统天下的那种局面已经很难出现了。
集团层面的信令监控/业务感知系统的部署有几个技术难点:
1. 采集
在数据业务初期阶段,一个省流量还在百兆级别的时候,数据采集还不是那么的困难,端口镜像基本撑得住。现在流量大幅增加,镜像几乎不可能,那就只有分光了。分光这种事情,运维部门应该是不愿意做的(毕竟增加可能故障点),那就看网络部或者网管中心跟运维中心谁话语权更大些了。
2. 数据处理
原因同上。基本上采集环节也是要分布式的,数据处理更是只可能分布处理。而分布式处理的技术门槛,个人理解还是比较高的,研发和设备成本会很大。

再说一个现象,主流设备厂商基本在这一块(系统)没有太大动作。尽管他们有天然的优势,为什么他们不力推呢?
1. 非主流
2. 投入产出比

使用道具 举报

特殊贡献用户

分组域未来之星

VIP 论坛核心会员 特殊贡献奖

18#
发表于 2012-5-3 13:35:2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gzstu 的帖子

兄弟,开公司要有关系的,呵呵,有机会咱们可以合作啊{:soso_e100:}
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珍重,勿浪费

使用道具 举报

特殊贡献用户

分组域未来之星

VIP 论坛核心会员 特殊贡献奖

17#
发表于 2012-5-3 13:34:0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kangdeath 的帖子

我觉得这一块大投入肯定是正确的!  不投入的公司,早晚在分组域要被淘汰!
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珍重,勿浪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Rank: 2

16#
发表于 2012-5-3 11:42:23 |只看该作者
- 0-同意楼上。小弟正巧是在主打数据业务分析优化的公司。 信令平台的确是未来移动主推的模式,问题是还没看到有哪家能够单独吃下那么大的蛋糕,更多的是依托集团关系,把自己的半吊子产品硬推入各省推广。
而且很悲催,信令平台很多公司做, 而且研发资源成本等都投入不少,前期大部分都是试点什么的,能够正式签下和合同收回成本且赚利润的少之又少。
所以木有实力去玩的。。公司就真不要去滩浑水。。无底洞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Rank: 3

15#
发表于 2012-3-30 10:20:3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niehui78 的帖子

呵呵,嘿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Rank: 3

14#
发表于 2012-3-28 15:16:49 |只看该作者
符合楼主说的公司,都有哪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

特殊贡献奖

13#
发表于 2012-3-24 17:59:55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用wireshark采集,估计针对大流量的数据没法进行操作,wireshark能读的缓冲区不大。随便操作一下,估计得等半天!

点评

chsh123  赞同,wireshark打开2G的数据包,直接就崩了~  发表于 2013-1-29 10:02:35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Rank: 3

12#
发表于 2012-3-17 23:07:2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WGPRSJIAYUAN 的帖子

信令平台可以结合GGSN上出话单原理,对用户上网的包做深层检查和拆解,不然的话以URI那些很难识别全面的业务。

使用道具 举报

特殊贡献用户

分组域未来之星

VIP 论坛核心会员 特殊贡献奖

11#
发表于 2012-3-6 18:13:5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gzstu 的帖子

其他啥都可以,就是没关系啊! 只要有关系,加上目前很多BSC都是IP化,我们可以直接用wireshark采集,不用经过什么安捷伦设备,然后跟一些公司租借软件,肯定可以壮大起来!
       但关键是要有关系!
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珍重,勿浪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Rank: 2

10#
发表于 2012-3-6 16:20:19 |只看该作者
楼主先跟安捷伦这种设备商合作,你做服务。有客户资源就能做起来。再慢慢强大,然后把研发也做了!
我们一起开公司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长邮箱|Archiver|51学通信 ( 粤ICP备11025688 )

GMT+8, 2024-6-26 22:06 , Processed in 0.02871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