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有线及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中国有线通信的发展经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引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后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及进入21世纪之后的自主创新等几个阶段,与有线通信事业发展相对应有线通信技术也经历架空明线传输,电缆载波传输,光纤数字传输,光网络智能化、分组化等几次技术革命。中国有线通信的发展与世界的差距在缩小,正在由通信大国向通信强国发展。中国130多年的有线通信技术演进路线的重要事件及主要内容见附表6。
3.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线通信的状况
1871年,丹麦商人大北公司水线在上海幵通电报。1877年,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台湾线的成功架设,开启了有线通信的时代。1882年,丹麦商人在上海第一个电话交换所开放通话。当时,该公司有用户20~30家,话机每年租费150银元。1900至1906年,南京、苏州、武汉、广州、北京等城市,先后由中国自行开设市内电话。到1911年,中国建有电报线路50000km,电话用户8000多户。
民国时期,中国的邮电通信处在西方列强的控制中。加上连年战乱,通信设施经常遭到破坏。1931年,幵始运用报话双用技术。广东办了广州至香港的长途电缆,有30余线对,全长160km,是第一条地缆长途电话。1934年1月起,国民政府交通部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之间建设“九省联络长途电话”。1936年,浙江省电话局首先在杭州、温州间首先装设德制单路载波电话机。1937年后,在重要的长途干线改做载波交叉,一般采用单路载波,个别采用3路载波,提高了话线利用率。抗日战时期,日本出于战争需要和企图长期统治中国的目的,改造和扩建了华北占领地区的电信网络体系,并利用当时屮国经济、技术的落后和政治制度的腐败,通过在技术、设备、维修、管理等方面对中国的通信事业进行控制。同时,中国古老的邮驿制度和民间通信机构也被先进的邮政和电信逐步替代。此外,日本侵华时期还在占领地东北沈阳至丹东、沈阳经长春至哈尔滨之间建了一些无加感电缆。1945年8月,上海电话局分别与无锡、南京、杭州等地开放了单路、3路、6路载波电路。
1949年以前,中国电信系统发展缓慢,除了上海一家私营小厂能生产小对数的纱隔成端电缆外,全部通信电缆都依赖进口。到1949年,中同电话的普及率仅为0.05%,电话用户只有26万。长途电信传输线路仅存架空明线杆路7.6万多千米,线对14.5万多千米。除东北地区外,北京与各省会间以及各省会相互间的通信联络主要靠短波无线电路维持,仅能利用有线电路疏通部分区间通信。1949年7月,军委电信总局在北平召开的华北电信会议决定,首先恢复北平至华北各省会间的明线线路和载波系统(均为国外引进的),开通北平至沈阳的载波系统,联通沈阳一哈尔滨、沈阳一丹东干线,同时恢复华北区各城市的市内电话和电报业务。这项计划自1949年8月开始实施,经过半年时间圆满完成,通过载波通信将华北与东北区连成一片。
欢迎光临 51学通信技术论坛 (http://51xuetongxin.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