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学通信技术论坛

标题: 3.1.2步进制和人工长途交换技术的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爱卫生    时间: 2013-1-13 21:04:54     标题: 3.1.2步进制和人工长途交换技术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了邮电部,中国通信网络得到迅速恢复,交换技术的发展也开始了新的篇章。1958年,大力推进全国通信网络的建设,并积极发展以步进制市话交换机和人工共电长途交换机为主的网络与交换技术。

(1)步进制交换技术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国电话总装机容量不及100万门,其中自动电话不足40万门,电话普及率不到千分之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通信业务提出了不断增长的需求,采取了技术设备引进和国产化同步推进的发展路线。

1952年,北京电话局共有市话11000门。国家决定为北京引进市话12000门,由北京电信局局长李玉奎任总指挥,采用捷克Tesla公司提供的P51型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设备。该工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出一批电信事业的技术骨干。技术人员陈家珏和解晓安根据工程经验,总结编写出中国第一套完整的《步进制市话局设计安装资料》,成为“一五”、“二五”期间大量同类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并曾作为邮电高校的专业教学参考资料。

在设备引进的同时,中央政府也十分重视技术产品的同产化。1953年,在苏联的援助下,北京有线电厂开始试制生产大容量步进制自动市话电话交换机。技术人员在苏联彼得格勒红霞工厂AT047型交换机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对机架和功能作了进一步改进,建成了全套的交换机生产基地。1957年,试制成功JZB-1型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最大容量1万门,并于当年开始生产,成为中国第一批自行生产的自动电话交换机,适用于市话局和汇接局。1959年又自主设计了JZBX-1型步进制用户电话交换机,容量为50门。为扩大产能,北京有线电厂将步进制交换机技术扩散到国内多个生产厂家,其产品应用到邮电、铁道和军事通信各个部门。

(2)长途交换技术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全国仅有几个大城市的长途台装有共电式人工接续长途交换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邮电工业部门自主研制适用于国内人工操作规程的仿日式3C共电式人工长途台,型号为550型,由长春邮电器材厂负责生产。为满足邮电业务管理部门推行新操作法的需要,该厂和邮电部邮电设计院(以下简称为邮电设计院)合作,对人工长途台进行改造和技术革新,长途电路设计容量由80条扩大到100条,命名为JT-501。该机能与当时的人工市话交换机和ATC-47式、史端乔式和7A型旋转制等自动市话交换机配合工作。第一套产品于1954年12月通过鉴定,1955年正式投产,很快在全国各大区及省市县长途交换中心推广使用。

1957年秋,邮电部决定,在新建的北京长话大楼工程项目中要安装自行设计生产的大容量人工长话交换设备,邮电部联合原通信兵部、二机部和铁道部共同组织设备的设计与研制,由邮电设计院罗宗贶负责技术总体。

1958年年初,在完成主要设备的设计后,邮电设计院派解晓安常驻上海有线电厂,与工厂技术人员合作,完成了全部配套设备的电原理图和结构丁艺设计,并搭建了样机试验机房和高温高湿环境室。经过几个月的奋战,1958年秋完成了样机,定名为JT-2A,由上海有线电厂批量生产。首批投产设备装于杭州和合肥两地长话局。1959年,JT-2A通过了各部委的联合现场鉴定,改进后开始大量生产,并提供北京长话大楼使用。该设备在长途电话网上运行了30年。

JT-2A长途交换机的最大容量达480条长途线,采用与国产JZB-1型步进制交换机—致的列架结构,可与JZB-1和其他型号市话自动交换机配合工作,全部采用国产元器件,同时设置了话单自动传送带的结构位置。此后,根据不同部门的应用需求和出口援建的需要,在JT-2A基础上,设计并生产了JT-3A型和JT-4A型人工交换设备,用于通信兵部和铁道部。

(3)电话终端技术的发展

除了交换机的研制和生产,中国的电话终端技术在这一历史时期也有了同步发展。1949年后,原中天电机厂更名为天津电话设备厂,在完成中国第一台F式500门步进制自动交换机整治与改装任务的同时,于1956年实现自动拨号盘生产国产化。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是俗称“黑老虎”的胶木制拨盘自动话机。

邮电部第一研究所(简称邮电一所。后续中,邮电部第三研究所,简称邮电三所;邮电部第四研究所,简称邮电四所;邮电部第五研究所,简称邮电五所,邮电部第十研究所,简称邮电十所。)曹梅杰,在电话机改良以及话音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之后,曹梅杰专门从事电话电声及电话测量标准的研究工作,并与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简称传输所,成立于1972年,1998年更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2008年更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又名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电声试验室何建强等科研人员一起,主持制定了中国电话机国家标准,所研究的语言频谱、响度计算等成果,被纳入CCITT的P系列建议。曹梅杰还结合中国人的生理特征,研究电话质量的评价模型,撰写了《中国人头型的测量结果》等论文。1981〜1984年,曹梅杰出任CCITT第十二研究组副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较早担任国际通信标准组织较高职务的中国人之一。






欢迎光临 51学通信技术论坛 (http://51xuetongxi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