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例介绍采用一步接入方式来建立上行TBF的信令流程。部分内容来自《GPRS&EDGE网络规划优化-第3章 GPRS-EGPRS信令流程.doc》。
通过一步接入方式建立上行TBF,MS和PCU之间只需要一次信令交互即可建立。用于为MS分配上行方向的信道资源用于传送后续的上行方向的RLC Data Block,即MS的上层数据,例如附着请求消息等。
[attach]1148[/attach]
我们只关注实线部分,虚线部分为可选的两部步接入上行TBF建立流程。
1 MS通过RACH信道发送Channel Request消息给BSS,请求CHANNEL REQUEST或EGPRS PACKET CHANNEL REQUEST消息包含以下参数:
1) 指示分组接入的建立原因值。如果允许,对于CHANNEL REQUEST可指示一阶段分组接入或单块分组接入;对于EGPRS PACKET CHANNEL REQUEST可指示一阶段接入、两阶段接入或短接入。
2) 唯一的随机参考号。对于每一新的传送随机抽取。
可能的消息格式如下图:
[attach]1149[/attach]
2 网络侧在收到CHANNEL REQUEST或EGPRS PACKET CHANNEL REQUEST消息的CCCH信道上,以非确认模式发送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来为MS指配分组上行资源。此时,网络侧启动定时器T3141。在收到MS发送的指示分组接入的CHANNEL REQUEST消息时,网络侧为该MS分配一个临时块流标识(TFI)并指配包含一个PDCH的GPRS上行TBF;在收到EGPRS PACKET CHANNEL REQUEST消息时,则为该MS分配一个临时块流标识(TFI)并指配包含一个PDCH的EGPRS或GPRS上行TBF。此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包含:
1) CHANNEL REQUEST或EGPRS PACKET CHANNEL REQUEST消息的信息域和收到CHANNEL REQUEST或EGPRS PACKET CHANNEL REQUEST消息的帧号;
2) 分组信道描述;
3) 初始定时提前量;
4) 分组上行指配或EGPRS分组上行指配结构。
立即指派(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的格式可能如下图所示:
[attach]1150[/attach]
至此,上行方向的PDCH信道和时隙资源以及TFI、USF等标识均已分配,MS可以接下来完成上层消息的发送。
我在百度上查找了TBF的百科。发现解释相当好,所以也转过来给大家分享。。 +++++++++++++++++++++++++++++++++++++++++++++++++++++++++++++++++++++++++++
TBF(Temporary Block Flow)是指两个无线资源实体所使用的一个物理连接,以达到在PDCH上支持单向传递LLC PDU的目的。网络可以给TBF分配一个或多个PDCH信道。
一个TBF包含很多RLC/MAC块,用来承载一个或多个LLC PDU。 网络给每一个TBF安排一个TFI(Temporary Flow Indicator),用来唯一的标识一个TBF。在上行链路方向,规范中使用USF(Uplink Status Flag),从而允许不同的MS动态复用一个无线块。
USF包含在下行RLC/MAC块的块头内,当MS收到一个下行RLC/MAC块内的USF值与之前分配给手机的USF值相同时,MS就准备在上行链路的对应时隙进行上行RLC/MAC块的传递。
TBF是代表用户的一个session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我们在统计GPRS的流量时,往往关注的是PDCH上的流量和TCH与PDCH的转换(如果设备支持转换),以此来评估这个小区是忙还是闲,宏观的分析,这样能够表征出一个小区的忙闲程度,但是并不能代表用户在使用GPRS的真正感受,比如说,1个用户使用笔记本上网,占用4个PDCH信道,此时对于用户的这个sessoin 只有唯一的TBF,此时PDCH的信道应该流量比较高,但用户感受很好,因为一个用户独占了4个信道,此时的RLC层的带宽粗略计算也有50Kb/s,如果应用CS3、4 ,带宽更高。如果100个用户使用这4个信道,同样PDCH信道很忙,但是有100个session在运行,可以认为同时有100个TBF(实际上由于每个PDCH对TBF的数量上有限制,因此到不了100个),那每个用户占用的带宽只有0.5,根本干不了什么。因此单纯以PDCH是忙或闲不能反映出用户的真正感受。因此我们需要关注TBF与PDCH的关系 ,要分析每个TBF的占用带宽是多少,而在实际上,很多厂家的统计中对TBF的统计项很少,不能从数据上进行分析。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作深入分析。还有一个问题是,单个PDCH上的TBF并发数是有限制的,例如上下行TBF在1个PDCH信道上同时最多只能是4个,因此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用户的TBF是如何被分配到PDCH信道上的,有的厂家是采用平行算法,即4个信道用户全部占用,每个PDCH上分配一个用户的TBF,这样在4个用户同时占用4个PDCH后,新的用户即无法接入,需要调整PDCH信道的配置,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算法,这也会对用户的感知受到一定影响。另外一种是垂直算法,即预留出一定的PDCH,为新进入的用户预留,但用户又不能得到最佳的带宽。这也是在GPRS网络优化中需要密切注意的。
欢迎光临 51学通信技术论坛 (http://51xuetongxin.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2 |